实验室概况

 

当前位置: 首 页 >> 实验室概况 >> 实验室新闻 >> 正文

湖南日报:谭蔚泓:分子抗癌路上的“金刚狼”

通讯员:  发布时间:2017年05月16日 17:37  浏览量:

创建于:2017-05-04    来源:湖南日报  
记者: 段涵敏  


5.jpg


1.jpg

4月24日,湖南大学逸夫楼,谭蔚泓教授与他的荣誉墙。
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摄
2.jpg
3.jpg
4月24日,湖南大学逸夫楼,谭蔚泓教授(左三)与学生交流生活心得。
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摄
4.jpg
4月24日,湖南大学逸夫楼,谭蔚泓教授(右一)与学生交流。    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摄
湖南日报记者 段涵敏
4月下旬,行走在湖南大学校园,绿意酣浓、花开明媚,青春和活力如春芽般肆意生长。
而在湖南大学逸夫楼南楼二楼实验室里,活力和热度丝毫不低于室外。这里是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“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”,玻璃门时开时闭,戴着口罩、身穿白色实验服的工作人员,在楼道里来回穿梭。
该实验室主任、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领衔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——“基于核酸适体的蛋白质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”,已在生物分子识别的医学应用上取得突破性研究进展,针对白血病、肺癌、乳腺癌、胰腺癌和肝癌等癌细胞的特有生物标志物,筛选出不同的核酸适体,可用于精准抗癌,有望造福数以万计癌症患者。
1 “纳米火车”精准打击“肿瘤君”
谭蔚泓的办公桌上,摆放着郁郁葱葱的绿植,一排“萌猫”玩偶端坐在桌子最外侧,格外引人注目。
“这是几年前学生送给我的。”谭蔚泓指着一排5个玩偶,笑意盈盈地告诉记者。
仔细一看,每个玩偶上面刻了一行英文小字,翻译成中文就是:生物纳米技术、核酸适体、分子工程、筛选技术、分子信标。这正好是谭蔚泓的5个科研方向。
谭蔚泓是一位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家。多年来主攻专业是生物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,随着科研探索的深入,他选择了与生命科学和分子医学相关的研究和开发。
“未来医学将从分子层面上了解、诊断、治疗疾病。谁最了解分子?当然是化学家。”谭蔚泓说话时肢体语言很丰富。他边说边比划,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服务于社会,造福于民众。
传统的化疗药物无法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区分开,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将正常细胞杀死,毒副作用大。为了破解这一难题,谭蔚泓和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“聪明”的分子,既能杀死癌细胞,又不误伤正常细胞。
经过不懈努力,谭蔚泓团队研发出一种能向肿瘤细胞靶向输送大量抗癌药物的DNA“纳米火车”。“火车头”由核酸适体构成,可与某种特定癌细胞的膜蛋白结合,为给药系统提供“方向”和“动力”。而通过分子自组装形成的DNA结构则构成了一节一节的高容量“车厢”,用于装载抗癌药物分子或其他生物试剂。
“纳米火车”采用“火车”式设计,可一次性携带多个药物分子,有助于缩短病人的治疗周期,降低治疗成本。同时,由于核酸适体可与目标物质或细胞高特异性地结合,由它构成的“火车头”可精准地将药物输送至癌变区域,避免对正常细胞的“误伤”,精准性大大高于传统的化学抗癌药物。而且,整列“火车”由生物分子组成,毒副作用也非常小,可大大减轻癌症患者化疗的身心痛苦。
有一部励志片叫《滚蛋吧!肿瘤君》。用药物精准打击“肿瘤君”,让它“滚蛋”。这是全世界癌症患者和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。不过,谭蔚泓一再说:“任何科研都不能急功近利。一个新概念到实际应用是一个漫长的‘长征’,我做的也是一样。我对它充满信心和兴趣,觉得原理上是可行的,会成功的。”
2 “金刚狼”,是他的另一个名字
谭蔚泓还有一个名字,是他的微信名,叫“金刚狼Wolverine”。
“金刚狼”是美国漫画和影视作品中的超级英雄,也是谭蔚泓曾就读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吉祥物。谭蔚泓说,“金刚狼”是他另一个名字。
Wolverine更通俗的翻译是“狼獾”。这种动物行动敏捷,洞察力惊人。从“金刚狼”身上,谭蔚泓汲取了自信与拼搏的力量。
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,也是班上最小的学生之一。
1982年,谭蔚泓从湖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毕业,被分配到益阳的一所大学(现湖南城市学院)任教,但他很快选择了考研。在中国科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,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。1993年,谭蔚泓获得密歇根大学物理化学博士,1996年起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任教。
2000年开始,谭蔚泓在湖南大学开始进行合作研究。2009年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到湖南大学。针对湖南大学没有生物医学学科的现实,他提议成立湖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,2010年他成为湖南大学第一任生物学院院长。
谈及自己的求学、科研之路,谭蔚泓说:“我总认为自己还有无限的可能去做一些事情。”骨子里透着不安现状和不服输。也正是这种“永不止步”的成长经历,让他的学术积淀愈加深厚,心态更加开放包容。
“出国和回国,都是因为觉得自己的科研可以做得更好。”谭蔚泓对祖国、家乡爱得深沉,但他似乎吝于表达。他出生在湖南益阳,虽然在国外工作和生活多年,依旧乡音未改。他常常把自己名字中的“泓”发音成“横”,把记者名字中的“段”发音成“邓”。
“大部分人认为,院士是古董一样的存在,科研被描绘成一个痛苦的过程。”谭蔚泓说,科研绝不是只有枯燥,没有快乐。其中,有和团队合作的快乐,也有收获成果的喜悦。
“科研过程中,的确枯燥、痛苦,甚至会有孤立、无望的情绪。”回忆早年的科研经历,谭蔚泓感叹,经常做了几个月实验,仍然得不到想要的数据,最后只能推倒重来。
不过,他的心态和“金刚狼”一样好。“科研就是要允许失败。科研本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,如果实验都能把预见证实了,研究也就没有新意了。”谭蔚泓很坦然,甚至笑称自己“选择性失忆”,艰难困苦全忘掉,只记得住快乐,乐观“爆棚”。
3“实验室里培育的细胞都是快乐的”
谭蔚泓健朗挺拔,外形如“金刚狼”一样刚强,但内心却细致如发,为学生操碎了心。
“谭老师对学生很关心,不仅仅是科研工作的本身,还包括学生的思想情况、学生就业,他都非常在意,不止一次提醒我们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。”湖南大学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管理人员易娅莎透露,课题组还专门请过心理教师来给学生做群体心理辅导。“有一次,一个学生在朋友圈里写最近的心情不好,状态不佳,他马上截图发给我们管理人员,提醒我们要多多注意这个学生,非常细心。”
在谭蔚泓实验室的墙上,印有一段英文:work hard,work smart,work together,be happy,意思是:勤奋工作,聪明工作,团队合作,做快乐人。
快乐科研,这是谭蔚泓科研团队的口号,也是他个人的教学和生活理念,甚至成为实验室里年轻人践行的科研信条。
“我倡导平衡的生活方式。”谭蔚泓透露,他的快乐源泉是,热爱生活、追求卓越,有好奇心,并和年轻人打成一片。
工作以外,他喜欢运动。在国内爱爬山,在国外更乐于打网球或高尔夫,偶尔玩玩象棋什么的。每逢节日,他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晚会活动。稍有空闲时,他还会追上一两部“热剧”。更鲜为人知的是,读大学时为了陶冶情操和谈恋爱,他还曾“恶补”诗词,背了一两百首古诗。“我生命的基因里,大概有很多人文的分子吧。”谭蔚泓哈哈大笑。
他的学生邱丽萍说:“谭老师很能包容错误,给我们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。”在每周的组会报告中,谭蔚泓会询问每一位学生的研究进展、遇到的问题。如果碰到有学生为了发表论文,迎合一些热点噱头写文章,他也会生气。“这样做有什么实际意义?不要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。”在指导学生的博士论文时,他会将学生的原文与他修改过的进行对照,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改,同时也倾听学生的想法。
他的“快乐观”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。博士研究生何磊说:“我们都很喜欢实验室的氛围,就连实验室里培育的细胞都是快乐的。”
名片
谭蔚泓,男,1960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,现任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(湖南大学)主任,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、生物学院教授,兼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杰出教授和冠名主任教授。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,2016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。
谭蔚泓教授长期致力于生物分析化学,化学生物学和分子医学的研究,解决了分析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,在国际生物分析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。他在核酸适体、分子识别、纳米生物传感等领域做了大量系统的原创性工作。在生物分子识别的医学应用上取得突破性研究进展,已筛选到不同疾病细胞的核酸适体,并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、转化医学研究和开发,以第一完成人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。
手记
一个快乐的海归科学家
湖南日报记者 段涵敏
谭蔚泓是一位海归科学家。查看他的日程安排,每天都是满满的,天南地北到处“飞”。他忙得不亦乐乎,浑身有使不完的劲。
他是一个快乐的科学家,也是一个播撒快乐的人。
他一再向记者强调,不要把科研描绘成一个冰冷、痛苦的过程,虽然其中有枯燥、苦闷、孤立,但只要和社会、朋友紧密联系起来,科研就是快乐的。
从他办公室里丰富多彩的物件中,可见一斑。最多的是照片,墙上有,桌上有,就连窗台上也摆放着,大大小小共有二三十张,其中最突出的主题是亲情和友情。他的衣帽架上,除了白色实验服,还挂着牛仔帽和棒球帽,透着活力。办公桌上,绿植生机盎然,学生送的各种玩偶占据一角,充满童趣。置身其中,轻松愉悦。
也许是受曾是语文老师的父亲的影响,在他身上,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辅相成、水乳交融。他幽默、自信、热情,关心周围的同事、学生。
当一些研究生因为研究的艰难,实验室做不出数据,对科研失去兴趣、信心,非常苦闷时,他请来优秀科学家作励志报告。有一次,他请了自己的朋友、浙江大学数学院院长包刚教授为研究生们作《快乐的科研》专题演讲,让大家看到科研的乐趣和自我价值的体现。
谭蔚泓认为,大学教育真正的精髓在于培养学习的能力,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,从而投身浩瀚的科学海洋。他建议青年学子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,保持一颗探索、好奇的心;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、课题,才能乐在其中。他经常告诫学生:“不要为发论文而发论文,要思考你的研究对社会有什么实际意义,对人类有什么科学价值。”
谭蔚泓的办公桌上,除了《纳米生物检测》《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学术会议》这样的专业书籍,还有《李叔同文集》《琴棋书画鉴赏》等文化读物。他说,培养科学家的人文精神,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,使科学技术的发展造福人类社会。
当科学成为一种文化,使科学发现、科学精神特质、科学思维方式得以积淀和流传,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人类文明进程。这就是谭蔚泓院士的心愿。
评说
亲切友善,勇于担当
谭老师特别平易近人。很多年前,我第一次和谭老师见面,谈课题组的事。本来约了在谭老师办公室里谈,但到了会面的时间,下了大暴雨。虽然我离得不是很远,但觉雨太大,又没带雨伞,就给谭老师打了电话,说晚一点再过去,谭老师也同意了。过了一会儿,他到我的办公室来了,头发和衣服都淋湿了。我十分感动。
——谭蔚泓秘书、湖南大学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管理人员 符婷
谭老师对工作特别投入,对学生特别关心。印象特别深的是,每次谈工作,谭老师的茶杯都是满满一大杯茶叶,茶叶几乎要从杯中溢出来了。看得出,他其实很疲倦,靠着一杯杯浓茶提神。
——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 邱丽萍
谭老师对学生特别友善。硕士毕业计划攻读博士,有几个课题组都可以去,自己没有想清楚如何选择。张晓兵教授建议我和谭老师谈一谈。联系谭老师后,他说让我稍等一下。面试时,我没有觉得他有什么异常。面试结束,确定到谭老师一组,谭老师才说牙特别疼,要赶紧去医院检查。我这才知道,谭老师在去医院的路上,为了面谈,折回了学校。这件事,让我感怀至今。
——湖南大学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谢斯滔
谭老师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、有担当的领导。有一次,实验室半夜出了点事故,电路老化起火。接到门卫通知,我第一时间到了现场,同时报告了谭老师。谭老师当时不在长沙,电话里第一句话就问有没有人受伤。得知没人受伤,谭老师马上又说:“事情该怎么处理,你就按程序去处理。如果要追究责任的话,都算在我头上,不用你们负责。”有了这句话,我像吃了定心丸。跟着谭老师做事,心里有底,非常踏实。
——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张晓兵
相关链接:
详见:第05版:深读
责任编辑:胡晓旭


注:转载该文请注明来源:湖南大学新闻网